時間:2022-04-22 文章來源:文旅中國 瀏覽次數:0
青分楚豫處鐘靈毓秀,氣壓嵩衡地茶香醉人,這就是信陽毛尖南部核心產區——雞公山風景區李家寨鎮當谷山寨靈寺。溪水潺潺,蟲鳴悉悉,茶園依依,茶樹如星星點點掩藏在茂林之中。茶山養育著茶人,暑往寒來,茶芽每年準時地冒頭來到人間,茶人守護著茶山,白天穿梭于茶園茶坊,夜晚枕著星辰入夢,享受這山川的饋贈。
茶山茶人茶事之路
閔順強,是一位90后信陽茶人,自幼生在茶鄉,長在茶鄉,成年后去外地參軍后,仍心心念念家鄉的茶。2014年,他退伍后,毅然決然回到家鄉,從事茶事業。剛開始時,他依托自家的茶園,做起手工茶,經過一年之后發現:市場上的信陽毛尖品質參差不齊,一些茶商以次充好,信陽毛尖真假難辨,顧客在市場購買信陽毛尖因缺乏專業知識而非常費勁。于是,他產生了一個新的想法:擁有一片優質的生態茶園,自己管理,自己加工,做到種植加工全流程管控,保證信陽毛尖的高品質。當他得知在信陽毛尖核心產區之一的當谷山寨靈寺,有一片知青下鄉開墾的茶園,生態環境良好,茶葉屬于信陽毛尖老旱茶品種,原種品質優良,非常符合他做優質茶的要求時,便于2018年來到當谷山寨靈寺,承包茶山,修整茶樹,提升茶技,開啟了一段茶山茶人茶事之路。
守初心持匠心,心心相??;修外功練內功,功功有得。自扎根當谷山寨靈寺茶山后,閔順強苦練內功,精益求精,從茶園種植到手工炒制,從溫度控制到工具研發,全面掌握茶葉生產和制作工藝。他重金聘請資深制茶師傅授徒傳藝,以老帶新,先后培養出十幾位優秀的制茶工匠。他向周圍茶農傳授種植和加工技藝,讓他們逐漸掌握茶葉種植加工技術,帶動當谷山茶業的發展。他秉承手工制茶技藝,崇古而不泥古,根據生態特色和茶葉本性,制作出符合當谷山特色的信陽毛尖茶,每一鍋茶都深深印上匠人匠心。他的信陽毛尖茶,條形似箭,色澤翠綠,湯色透亮,葉底鮮活,甘甜爽口,口齒留香。
扎根鄉村滿熱血,造福鄉梓潤無聲。原來的當谷山高山茶,由于山高路遠,采摘加工成本過高,沒有品牌引領,茶葉賣不上價,大批茶園荒廢,許多年輕的茶農背井離鄉另尋它路,當谷山的一個個村落成為空巢老人村,他看在眼里,急在心里。閔順強每個茶季都會發動鄉鄰,特別是本地留守婦女上山采摘茶鮮葉,然后予以收購。閔順強覺得山區信息物流交通都不通達便利,山里人掙錢太難了,他就以高于市場鮮葉的價格收購采摘工的鮮葉。每年茶季,當谷山的留守婦女人均增加2000多元的收入。閔順強給當谷山老百姓帶來了豐厚的收入,讓他們在家門口就能掙到錢。
將青春留駐在茶山,用匠心做好一杯茶。閔順強躬耕茶園,精研茶技,詮釋著匠心,怒放了生命,展現出信陽新時代青年茶人的精神風貌。
(圖片來源于:信陽市文化廣電和旅游局非遺科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