時間:2022-04-22 文章來源:文旅中國 瀏覽次數:0
日前,北京青少年教育與發展研究基地研究員、中國社會科學院大學中華文化研究中心教授楊晶的專著《復雜的聯結:全球化與旅游文》由九州出版社出版。在這本專著中,作者進行了“旅游流動性與全球化的意涵之間關系的闡釋”,并探討了當下語境下旅游全球化降維,旅游區域化的出現,及旅游文化與全球化的復雜關系等問題。作者在書中表明,“旅游是文化認同的重要媒介,旅游豐盈了全球化的主要意涵”,“在特定的歷史時期,旅游和遷徒推進了全球化的進程”。作者提出:“‘出游’即是與他鄉風景進行對話,我們期待差異,驚奇及一切的不期而遇?!?br/>
本書從旅游文化與全球化內在邏輯和文化理路上展開,而旅游的解域化和全球化的旅游維度,關乎全球化與旅游之間不可言喻的復雜關系。書中提出,“全球化的旅游維度”至少包含了兩層意義。一方面是指在全球化進程中,旅游及旅游文化所受到影響,另一方面是指,旅游及旅游文化對全球化進程所起到的推動或助力作用。但這二者之間并非你來我往的二元關系,而一種復雜的聯結關系,是一種網絡系統。
同時,作者也探討了旅游的全球化維度即旅游的全球化后果。當全球數不勝數的人口和地方被卷入全球旅游旋渦內,“旅游反思”與“全球化”不可分離。旅游與文本,新科技,圖像和社會實踐等因子緊密結合,旅游的流動性和全球化的意涵密不可分,旅游重新演繹了“全球化”意涵。由此,在“逆”全球化時代探討全球化問題,是時代使然,更是問題本身的拓展和開掘。
旅游文化的解域化表現于這個進程中的兩個方面,一是旅游文化的去本土化,另一方面是旅游文化的雜交現象。全球化使解域化或去本土化成為一種必然,解域化的意義又總是在新的語境中以不同的形式被重新地域化,這即是全球化的一種自相矛盾的現象。
理解和探析“文化全球化”對旅游文化的影響應有特定的角度,這即是“文化全球化”進程與現代性或后現代性并行的角度。從這一角度來看,“文化全球化”對旅游文化產生的影響有特定的發生域,包括文化體驗、審美經驗、傳播媒介等三個層面。
(圖片由出版方提供)